《万千心理.养育与天性:儿童的依恋、情绪、大脑和社会性发展:原著第2版》
作者:
(英)格雷厄姆·穆西奇(Graham Music)
出版日期:
2023-03-01
字数:
248000
开本:
16
页数:
388
分类:
ISBN:
978-7-5184-4135-8
定价:
¥98.00
官网优惠价格:
¥78.4
您也可以去


购买(点击图标进入购买页)
内容简介
[ ]
图书目录
第1章 引言:盲人摸象
天性与养育
多重视角
未经教养的野孩子
各章内容提要
第一部分 情绪的开端和社会性发展
第2章 生命之初:从受孕到出生
观察未出生的婴儿
父母的影响从哪里开始?……第1章 引言:盲人摸象
天性与养育
多重视角
未经教养的野孩子
各章内容提要
第一部分 情绪的开端和社会性发展
第2章 生命之初:从受孕到出生
观察未出生的婴儿
父母的影响从哪里开始?生物与心理的相遇
持久的影响,社会影响
出生过程
第3章 与生俱来的联结倾向
不成熟
联结:人类不是灰雁
婴儿的模仿与偶联性
同调、情感调节和标记
对母性本能的质疑:弃婴和杀婴
同步性、文化以及成为我们的一员
第4章 婴儿的应对机制,关系中的错误匹配与修复
孤掌难鸣:盲婴、早产儿和敏感婴儿
早期的情绪防御
错误匹配与躲避
母亲抑郁和其他精神健康问题的影响
第5章 共情、自我和他人心智
理解他人心智的早期条件
从9个月开始的跳跃式发展
心智理论
镜像神经元与里佐拉蒂的猴子
例外情况:被忽视、虐待的儿童和孤独症儿童
第二部分 基本的思想体系
第6章 依恋
依恋理论的第二阶段:安斯沃斯的陌生情境测验和克里滕登的动态成熟模型
内部依恋
依恋的传递
依恋理论与文化
依恋与障碍
第7章 文化的重要性
不同文化中存在的一些区别
社会中心与自我中心,二元关系与群体
何为普遍性与天性?母乳喂养与情绪
发展方面的文化差异
文化塑造了我们的思想、生理和大脑
第8章 生物学与大脑
大脑的基础:神经可塑性与神经胶质
大脑、神经系统与身体
进化与脑区
激素与阿片类物质
共情、大脑半球、注意与创造性网络
不当对待
希望还是绝望?
第9章 表观遗传学、进化论以及天性与养育的相遇
表观遗传学与进化论
天性与养育的相互作用
兰花与蒲公英
“父辈之罪”与拉马克
基因对自我和他人行为的影响
基因与环境的互动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
第三部分 与发展相关的能力与发展阶段
第10章 语言、文字与象征
父母语和儿向语
文化和语言
主体间性和语言学习
语言与脑
语言与情绪加工过程
语言能力与社会优势
第11章 记忆:知道我们是谁、我们期望什么
作为未来预测者的大脑
对事件与事实的记忆
情景记忆与自传体记忆
创伤、记忆与遗忘
第12章 游戏:乐趣、象征、实践与嬉闹
早期的游戏
其他物种的游戏与追逐打闹
不同类型的游戏,不同类型的学习
游戏是心灵之窗
游戏、假装、象征与心智发展
第13章 男孩、女孩与性别
社会学习
不同的文化,不同的性别
不确定的性别
哪种性别更脆弱?性别与早期经历的影响
金星与火星:语言与不同星球
性别偏好
不同的性别,不同的心理表现
再述睾酮与其他激素
第四部分 不仅仅是母亲
第14章 由母亲以外的其他人提供的儿童照护
领养是某些社会中常见的现象
由他人提供的收费儿童照护:托儿所
托儿所、保姆、祖母和幼儿托管员
第15章 童年中期、兄弟姐妹、同伴和集体生活
兄弟姐妹和早期人际互动
转折点:同伴、父母和依恋
集体的力量
同龄人是最重要的吗?
气质
第16章 父亲的角色
生物学上的启动效应
父母双全的儿童
亲生父亲缺位的儿童:单亲妈妈、女同性恋双亲和继父
有关父亲的研究提供的实践经验
第17章 向成年期发展
青春期的大脑
电子设备、互联的世界和其他成瘾物
逐渐减少的依恋
性和浪漫
风险、问题和心理弹性
第五部分 早期经历的影响
第18章 创伤、忽视及其影响
忽视
虐待、创伤和暴力
混乱的依恋
长期影响
第19章 心理弹性和良好的感受
积极情绪与健康
乐观是儿童的天性
心理弹性
矛盾情感和情绪复杂性
幸福感:实现论和享乐论
心理弹性、治疗干预以及近端和远端影响
第20章 道德发展、反社会和亲社会行为
为善良做好准备
依恋与共情
压力是如何降低我们的亲社会性的
冲动、自我控制和攻击性
攻击性:热血型和冷血型
情绪与理性
基因
发展出协作和竞争的能力
他们和我们
第21章 结语:早期经历及其长期影响
早期经历的心理影响
不良经历与身体健康
哪些改变是可能的?
结论
术语表
[ 展开全部隐藏部分 ]